
车企没了,车子还在……
作者 / 温莎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人生的一个极端悲剧是,人没了,钱还在。另一个并不那么极端的悲剧是,品牌没了,车子还在。
2018年,《华尔街日报》感叹于中国的造车盛世,一数发现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已超过487家。眼见它高楼起,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楼塌了,五年之后,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两位数。
换言之,有超过4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消失了。威马、爱驰、天际、拜腾、游侠、云度、自游、雷丁、汉龙、力帆、博郡、赛麟、前途……他们中有些人还停留在PPT造车的阶段,有人卖了几辆车就离开了,留下了一个人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群体。
2024年2月,中汽协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申请破产或者已长时间不生产的新能源车企,大概涉及超16万存量车主。残酷的淘汰赛还在进行,这个数字每年都在扩大之中。
《轩辕商业评论》根据汽车品牌的销量粗略计算,威马留下了10万车主,极越在解散前大约卖出了1.5万辆,总销量超过一万辆的品牌还有高合和爱驰等。
车企倒闭后留下的这些车,高情商的说法是“绝版车”,低情商的叫法是“烂尾车”。他们大多没有了官方售后服务,之前承诺的软件升级和终身质保也不复存在。
在智能电动的新汽车时代,新品牌们看到了其中的机会,汽车产品花样百出,变成了大玩具。然后到了最后,随着品牌的消失,汽车再次回归本质,成为一辆不折不扣的交通工具。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轩辕商业评论》走访了一些绝版车主,这些传说中的“大冤种”会为修车着急上火,却并没有过多的抱怨,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虽然品牌没有了,但车都是好车,没什么后悔的。
01极越车主:车没毛病,我很担心
极越的倒下是2024年的最后一声惊雷。
极越的底,两家股东承诺兜了。吉利和极越车主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售后由吉利领克负责;终身质保有效;积分充电由吉利承担;网络和移动协商,由吉利承担;软件会留一个团队维护,服务器方面接入吉利。
同一时间,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去年年底在朋友圈发表声明,承诺在智驾和地图导航方面为极越车主兜底。

从某种程度来说,极越车主已经十分幸运,吉利拿出了负责任的态度。截至2025年3月,极越APP上已经发布了十三次“极越关于用户关心的问题说明”。
从说明中可以看到,极氪服务热线从2024年12月16日上午10点开始就被转接到了领克;线下领克售后服务中心可以进行基础的钣金喷漆等维修服务;极越售后团队已经有95人,且仍在扩充之中
就算是这样,绍兴车主刘小冬(化名)还是不放心。
2024年8月31日,刘小冬在货比三家后,下单了极越01长续航版,开票价为22.29万元,“开起来的价值感非常好,智能驾驶系统配置也高,外形也好看。”提车前几个月,他非常满意自己的选择,然而和新车的蜜月期还没有过,就等来了极越原地解散的噩耗。
极越解散后半年后,2025年2月13日,刘先生想到领克4S店进行第一次保养,因为系统没有对接好,买车时候赠送的一次用车无忧包还无法使用,自己先交了480元。
“领克的说法是对接好之后,这次免费保养还是可以用的。此外,空调滤芯店里也没有,是我自己上网买的。现在就是一些特殊供应的配件等的时间比较长。”
刘小冬告诉《轩辕商业评论》,车子没什么大毛病,可自己很担心未来电池的问题。他当初选择极越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上了整车终身质保,其他同期同类的产品,超过8万公里就没有终身质保了。
“左挑右选后,这个结果是我没有想到的。”他说。
02高合车主:“没什么不方便”
在消失的品牌中,高合车主是一群异类。
倒下之前,高合汽车不同车型价格区间有所不同,大致在33.9万元至80万元之间,是中国智能电动车的天花板,被称为“最贵国产车”。
在高合最后风雨飘摇日子里,高合车主没有像其他大多数品牌一样,爆出来大范围维权事件,反而摩拳擦掌地准备组织“声援活动”,更有甚者表示要众筹救高合。
这样一群人,似乎没有将高合的消失放在心上。
“没什么不方便的。”这是沈阳高合X车主赵伟(化名)第一句话,这辆68万元的汽车只是他家众多车库中的一辆,在接受《轩辕商业评论》采访时,他言语中满是不在乎。
他表示,每个高合车主买车后会有一个管家群,其中包括车主,售后,当时卖车的销售和技术人员,现在有问题在群里说,仍然有人解答,但不一定会有线下工作人员了。

“我听车主群里有人说,山东青岛江苏盐城和杭州这样的地方会好一些,还会有人接待,可沈阳市没有的。现在高合的售后维修由特斯拉负责,这家特斯拉店还维修小米。”
赵伟的车在2025年1月份刚刚出了事故,80%的配件特斯拉4S店都可以找到,20%是外购的,多数是拆车件,也有个别新件,缺少的配件包括后尾灯,后转向机拉杆,后保险杠围裙。
他说,民间有一个自发组织的零配件群,群主是哈工大毕业的,有路子,几乎所有的配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车子修了两个月,前前后后一共花了4万多元。
“高合车主的身家都在1000万元以上,”和群里的高合车主,并不认为车企黄了我们就是大冤种,车物有所值,车企90.5%的件都是纯铝的,包括车的外壳,价钱肯定是值,开起来的乘坐性和舒适性都非常好,我有一辆120万元买的奔驰S600,高合和驾乘感没有什么区别。
赵伟力挺自己当初的选择,但他也承认,“如果品牌还在,半个月就可以修理好,慢就慢在配件没有”。
“用车上没什么影响,车子也没有什么问题。”同样来自沈阳的大卫2022年成为高合车主,一年后高合陷入泥潭,“我见到的所有高合车主都很平和,大家还都在使用高合APP,分享生活,像朋友圈一样”。
大卫告诉《轩辕商业评论》,自己的高合开了3年没有任何毛病,售后确实是没有了,他刚刚在朋友哪里做了保养,配件从抖音上买的,做好后APP上的保养记录无法清除,他在管家群里反馈后,有人解决了这个问题,保养记录清零了。
“所有开过的人都觉得好,我希望这个品牌能够复活,可也明白是个美好的愿望。”大卫说,购买高合就是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现在依旧很喜欢。
03威马车主,抱团取暖
威马车主是消失品牌中,人数最多的一个。
大鹏是2018年盲订威马的第一批车主,并在当年12月19日全款提车,还加了两万多元的配置。选择威马是因为他的创始人沈晖具有多年的汽车企业管理经验,吉利收购沃尔沃和自建工厂,有双资质品牌背书,当时的性价比堪称造车新势力中的小米。
没想到威马竟然会消失。2023年年初,威马汽车被曝停工停产,经销商及售后服务门店陆续闭店。

“威马车的质量真没有网上说得那么差,每个车它都有一些问题,相对来说威马的质量还是比较好的,用过的,开过的。车主都这么说。”大鹏对威马仍有感情,所以会有许多失望。
“这个品牌没有信任度了,当初做出的很多承诺都没有实现,比如全车终身质保,电池终身质保的等,都是一纸空谈了。”
尽管如此,现实情况并没有那么差。大鹏告诉轩辕商业评论,在一些大城市,威马的维修保养中心依旧在运营中,部分地区授权门店由于配件不全,只能做基础保养。一些常规的问题,普通的新能源店都可以解决,配件需要自己采购二手的。
他是武汉威马汽车的车主,也是汉威俱乐部的会长。大鹏说,现在威马车主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抱团取暖,有什么问题,大家在群里一起想办法解决,其他的车主都热心帮助有许多人因此成为好朋友。
除了许多消失品牌都面临的零部件和保险问题外,威马还存在软件问题。一位车主表示,威马品牌宣布倒闭后的24小时内,车机就无法使用,手机钥匙也被停用。
“是因为远程控制服务器没有了,维护服务器的话听说一年需要上百万元。”大鹏说,他曾想过组建团队去开发这个APP软件,但还需要硬件支持,需要服务器,还要请工程师维护,成本是很高的。
大鹏现在的想法是依靠车主众筹,“威马有1万个车主,如果一位车主能够出100块钱,就相当于100万元。”大鹏说,给工程师三四个月时间研发,再租一个服务器,这种车控域的功能应该可以完成。
04写在最后
在社交网络上,有这样一个话题:已经倒闭的新能源品牌中,哪个是你的意难平?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有人说,前途的设计真的可以;有人说,高合是将概念照进现实的车;有人说试驾了一次极越后,直接爱上……
在购买新能源汽车产品时,人们总会有一个顾虑,如果品牌没有了怎么办?按照以上不完全统计,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无论品牌在不在,车主们依旧热爱自己的选择。
事实上,在燃油车时代,也存在品牌消失的问题,广汽三菱,广汽讴歌,铃木等等都离开了中国市场。不过,这些车企的母公司还在,导致善后工作不是最大问题。
虽然这不是一道智能电动新汽车时代才出现的问题,但是内在的反应已经有了不同。现在,趁还有热情,趁品牌还在,除了喜欢,一切都不是问题。




相关推荐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