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暴涨230%,广汽澄清“恒大传闻”

点击展示全部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3月26日,原本走势四平八稳的恒大汽车突然迎来暴涨,涨幅短时间内扩大至231.93%,成交额超2500万港元,截至收盘涨幅74.79%,市值为22.6亿港元。一时之间,有消息传闻称,广汽集团旗下华望汽车将收购恒大汽车南沙工厂,从而刺激了相关股价的上涨。

对此,广汽集团发布澄清声明:我司关注到网络上有关于“华望汽车(GH项目)将收购恒大汽车南沙工厂”的不实传言。广汽集团及旗下华望汽车(GH项目)从未与恒大汽车或其他主体就南沙工厂收购事宜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接洽。

同时,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公告,公司董事会已注意到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价格及成交量最近有所上升。经作出在相关情况的合理查询后,董事会确认,其并不知悉导致有关上升的任何原因或任何必须公布以避免公司股份出现虚假市场的资料。

迎接“新血液”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以及价格战的极度内卷,广汽集团的日子过得不轻松。2024年广汽集团全年销量200.31万辆,同比下滑20.02%;预计净利润为8亿元至12亿元,同比减少72.91%至81.9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亿元至-47亿元,同比减少192.37%至231.56%。

在此背景下,广汽迎接“新鲜血液”。

2024年11月,广汽集团与华为举行智能汽车战略合作签约活动,双方将以新品牌为载体,与华为发挥各自优势,在传祺、埃安昊铂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通过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为用户带来领先的智能化体验。

2025年1月,广汽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GH项目的议案》。双方团队已经开始联合办公,致力于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车型产品,首款产品定位于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直接面对特斯拉、蔚来、小鹏及理想等品牌。

2025年3月,广汽集团官宣,由广汽集团投资设立的新公司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法人代表为閤先庆。华望汽车将创建独立高端汽车新品牌,搭载华为智能驾驶软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等解决方案。

华为,能给广汽带来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与问界、智界等华为合作品牌不同,华望汽车从一开始就明确了“独立高端智能品牌”的定位,将对标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体系,从产品定义到营销服务全链路重构。

这意味着,华为不仅输出技术,更将通信行业的“爆品方法论”注入汽车领域。从经营范围来看,华望汽车还涵盖智能无人飞行器、服务机器人制造等跨界领域,暗示其瞄准的不仅是单一车型,而是未来出行生态的全面布局。

广汽,一定能借助华为成功吗?

答案显然不是绝对的,华为能赋予这些车企最大的关键点是:高端化车型的高销量。当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0%后,智能驾驶领域成为了下一个风口。不过要警惕的是,与华为的合作固然能带来诸多好处,但华为这块金字招牌也可能会喧宾夺主,或出现上汽前董事长陈虹所担忧的“华为是灵魂、车企成躯体”局面。

展望2025年,广汽集团将践行“番禺行动”,努力挑战年度销量增长15%的目标。预计2027年,计划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未来三年,自主品牌预计将推出22款全新车型,其中2025年将上市7款车型,全面覆盖EV、PHEV和REV等所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

紧缺“救命钱”

一则通告,恒大汽车“救命钱”黄了。

2024年10月,中国恒大集团和恒大汽车双双发布公告,潜在卖方已决定中止与潜在买方有关潜在交易的所有讨论,并决定不再落实进行潜在交易,双方并未就潜在交易订立买卖协议。

早在当年5月,中国恒大的清盘人、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Acelin Global Limited等方面,与第三方买方订立了条款书,拟出售所持恒大汽车的股份。潜在卖方共同持有63.48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58.5%(潜在待售股份)。在达成买卖协议并受其条款及条件约束后,初步计划是即时收购31.45亿股潜在待售股份,这部分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9%。另有32.03亿股潜在待售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9.5%,将成为潜在买方在买卖协议日期后一定期限内的一项可行使选择权的标的。

彼时,恒大汽车在公告中强调,潜在买方(或其经公司同意后指定的第三方)还将向公司提供信贷额度,以支持集团的持续经营以及推动集团电动汽车业务的发展。

至此,“白衣骑士”终退场。

过去几年,恒大汽车的财务状况堪忧。

2024年上半年,恒大汽车实现营收约3838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54亿元减少75.17%;净亏损202.5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8.73亿元大幅扩大,更是远超2023年全年亏损额119.95亿元。截至6月30日,恒大汽车资产总额163.69亿元,负债总额743.5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900万元。而恒驰5累计交付仅1429辆,远低于行业头部企业。

有分析人士表示,恒大汽车为何能时常引起市场关注,甚至有人重押恒大汽车未来会并购重组,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造车资质,从事生产和销售的门槛是拥有“双资质”:一个是国家发改委《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下的建厂资质;另一个是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下的市场准入资质。

“造车资质的牌照很值钱。”业内人士分析,国内新能源车生产资质自2023年起已基本停止审批,若恒大汽车资质未被注销,其稀缺性可为新进入者节省至少2年至3年的审批时间。

当前,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冷静期”,一场广泛席卷新能源及燃油车市场的价格战,给恒大汽车及所有身处其中的企业带来压力。造车新势力中只有小鹏、理想、零跑和华为旗下鸿蒙智行等企业,能够稳定收获销量。

2025年,许家印的“造车梦”摇摇欲坠。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27
03-27
分享

我来说两句


表情
发表您的看法…
半价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