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智能驾趣2.0时代?宝马有了答案

跨越式智能进化
就在前不久,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2025年集团财报年会上表示,公司有史以来最大、最前瞻的战略布局——“新世代”车型,将于今年起全面推向市场。
随即,3月26日,2025宝马中国创新日在宝马北京研发中心举行。BMW中国团队展示了“新世代”智能座舱、智能驾控和AI融合的跨越式进化,为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做足准备。

宝马杀手锏:新世代,强注入
于宝马而言,过去一年承压不小。据2024年财报显示,宝马集团实现营收1423.8亿欧元,同比下滑8.4%;中国市场销量为71.52万辆,同比下滑13.4%,是宝马降幅最大的单一市场。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宝马将“新世代”车型作为全面发力的最大底牌。
对宝马来说,新世代不仅是一代车,更是BMW品牌在设计、技术、理念上的重大飞跃。

宝马为新世代车型打造了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以及三大突破性创新技术——BMW首创全景iDrive、BMW首创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革命性大圆柱电池,整车软件体量超过5亿行代码,重新定义驾驶体验。
行业首创的视平线全景显示,代替传统仪表盘,可将信息投射在覆盖了纳米涂层风挡玻璃下部的黑色涂层上,提供大面积、4K级、远视野、偏光墨镜无影响的显示效果。

“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开创性地将动力控制领域与底盘控制领域合二为一。这一创新设计,让动力传动、制动、充电、能量回收以及转向等核心子功能得以高效集成,协同运作。
在信息传输与处理方面,它依托全新的线束系统,结合先进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构建起了一套全新的数字神经网络。凭借这套网络,“驾控超级大脑” 的决策链路延时能够控制在 1 毫秒以内。与此同时,其信息处理速度相较于以往的系统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达到了 10 倍之多。
正是基于这样的技术优势,“驾控超级大脑” 能够对车辆整体的动态驾驶情况进行高效的全盘思考与处理,为驾驶者带来独特的驾驶体验。

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消费者,在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中,SkyLab中国设计团队共针对近100项细节功能进行本土优化。同时宝马还采用了先进的“眼动仪”追踪测试,避免微动画令驾驶者分心,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牵手中国企业,加速智能推进
宝马始终秉持开放式创新理念,携手众多中国科技伙伴,共同迈入合作共赢的 2.0 时代,深度聚焦智能化、电动化等前沿领域,加速技术迭代与创新。

在科技日上,宝马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合作升级,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基于通义大模型技术,宝马与阿里巴巴首次以AI大语言模型赋能BMW智能个人助理,并将AI智能体引入座舱。
其核心能力包括拟人化沟通、多智能体协同及开放生态整合,能够做到精准意图捕捉、复杂指令解析、模糊语义理解及严谨逻辑推演,可实现工况条件下高达99%的识别率和唤醒率,令互动体验更加自然流畅。

此外,宝马将在 4 月的上海车展上展示首批 “用车专家 Car Genius” 和 “出行伴侣 Travel Companion” 两大 AI 智能体,进一步拓宽智能座舱的应用边界。这两大 AI Agent 展现出强大的智能交互能力,实现了移动出行、第三空间与生态服务的无缝融合。
早在先前,宝马就已与华为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探索车内数字生态系统的无限可能。双方将为鸿蒙操作系统用户提供 BMW 数字钥匙、HUAWEI HiCar 以及 MyBMW App 服务,并不断开发丰富多样的智能应用与功能。

在动力电池领域,宝马于 2012 年成为宁德时代的首个汽车客户,开启了中外动力电池合作的先河。如今,双方正携手推进革命性大圆柱电池的量产进程。
这款新型电池的能量密度将提升 20%,在 800V 高压平台下,充电 10 分钟即可满足300 公里的续航,充电效率相比当前 400V 系统提升 30%。同时,通过优化电池包结构和规模化采购,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最终也会反应在整车价格上。
写在最后
自2021年起,宝马就持续倾注新世代。关于新世代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宝马高管们也在各种重大场合多次强调。这种重视也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去年一年,宝马就投入了高达91亿欧元的研发费用。
而好消息是,新世代产品即将在26年量产上市,不用等太久了。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晞贝




相关推荐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