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川品车|新中式豪华与智能的融合之道 短暂体验红旗天工05
提起红旗,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国车”,尤其是老款大红旗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自然而然的,即便后来的红旗产品系列丰富许多,也开发了不少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车型,但红旗的“官车”形象,依然深入人心。
在徐留平入主一汽后,更是大力发展红旗品牌,曾经喊出年销百万的口号,虽然现在徐已调任,但其在位那几年,确实是红旗发展最迅猛的,不但销量年年攀升,车型产品也是丰富多彩,燃油的、纯电的、豪华的、普罗大众的,可谓是百花齐放。

这当中,比较成功的有传统燃油动力的红旗H9和纯电的E-QM5,前者是不折不扣的行政级豪华轿车,后者则是B级轿车,但很可惜,这二者都不是面向C端消费者,H9主要走的还是官车和高档商务市场,E-QM5则更多出现在网约车市场。
所以对于红旗来说,缺乏一款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而如果红旗想进一步提升销量,C端市场是绕不开的。所幸,一汽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天工05就是红旗最新推出的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而整个天工系列,将扛起红旗在C端消费市场的重担。



天工05在外形上与红旗H系列有着明显的区隔,大面积的水箱格栅消失了(毕竟不需要散热了),取而代之的流线圆滑的车身线条和遛背式车尾造型。
红旗的设计师没有使用当前烂大街的“一”字型前车头灯带,反而是将红旗元素巧妙的转变为发动机舱盖中线,非常有自身特色。


车厢内的惊喜更大,其实天工05的车内设计非常的“电动风”:中央一块15.6英寸的大屏,除方向盘上的按钮外,你在中控台上找不到任何的实体按键,一看就是纯电车的那种感觉,极简。
相比于它的设计,我更惊喜于天工05的材质:除了真皮以外,这车的很多地方都采用了Alcantara的包覆,质感极其高级,最重要的是,在这台全新车里,你闻不到任何异味,这个必须要点赞。


不过天工05的内核是来自于红旗自研的“天枢”电驱平台,搭载62度、85度磷酸铁锂电池和98度三元锂离子电池,对应的CLTC续航里程分别是550公里、750公里、850公里,其中搭载62度和85度电池的车型都采用后电机驱动,最大功率210千瓦,峰值扭矩317牛米。
而我这次试驾的就是550高阶智驾优选版。因为体验到时间短暂,所以感受并不算太全面,但天工05仍有亮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它的行车舒适性;二是智驾辅助系统非常好用。


驾驶起来与同级的纯电车型一样,加速给力,但并不是特暴力的那种,毕竟单电机的动力输出摆在那里,210千瓦、317牛米,再加上后驱布置,赋予了天工05不俗的运动性能。
尤其是加速体验更注重线性输出,不会像那些新势力般,将动力调校得威猛刚烈,避免突兀推背感,中后段则更像是一个太极高手,气脉悠长,加速力持续爆发,展现出传统豪华品牌特有的克制感。
虽然没有空气悬挂(毕竟才十几万的车价),但天工的乘坐舒适性值得一赞,无论是整车NVH,还是乘坐舒适性,尽显大厂风范。在通过减速带时展现出如德系豪华车般的滤震能力,而高速过弯时的侧倾抑制则明显优于同级竞品,体现出传统车企在底盘调校上的深厚积累。


再来说说智驾部分。天工05这台车主打的就是“高阶智驾”,这是它的一个卖点,也是最能打动95后和00后消费群体的部分。为此,红旗不惜引入行业首创的“惯导三目纯视觉系统”, 包括城市NOA、高速NOA和全场景泊车。
天工用的这套其实也是纯视觉解决方案,与特斯拉的FSD相类似。当然,红旗是与与华为联合研发的,不依赖高精地图,在鬼探头、狭窄车位泊车等国内特定场景下的表现绝对比特斯拉更稳定,且支持2km跨楼层记忆泊车,实用性更强。


在市区如此复杂的路况条件下,天工05的这套智驾系统基本上可以实现城市NOA,驾驶者更像是一个“监督员”,当然,目前的智驾系统还做不到像“二十年老司机”那么丝滑,但最起码,天工05不会让坐在方向盘后面的我提心吊胆,这已经赢了绝大多数新势力品牌。
至于说高速NOA,那就更让人放心了,天工05还为高速NOA设置了三个档位:激进、普通和保守,以我实际体验的感受来说,“保守”模式确实太过于保守了,还是“激进”模式更符合我的驾驶习惯,当然,无论哪一种模式,其实都让人感觉安全和安心。
写在最后
能够感受到,红旗这一次是下定决心要杀入C端消费市场,而且是瞄准了当下的年轻消费群体。

天工05的定位也很明确,能给年轻消费者带来高阶智驾感受,并且能体验到高品质的行车质感,而非单纯的“数据论”,其实在电动车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的当下,这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办法,智能电动车不仅需要颠覆,更需要一脉传承。





相关推荐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