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汽车产业抄作业自救 照搬中国模式力能否扭转乾坤?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欧洲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电动化转型步伐滞后,使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强劲冲击,更是让欧洲汽车企业倍感压力。为扭转这一局面,也为了拯救欧洲汽车产业,欧洲相关部门与汽车制造商紧密合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确保产业生存与发展的行动计划,这份 “自救计划”,的灵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成功经验。

在这份计划中,欧洲把目光聚焦于电动汽车的价值链控制,尤其是电池生产领域。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明确表示,要大力推动本地电池生产,减少对国外供应商,特别是减少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目前,欧洲品牌汽车所使用的电池,90% 都来自中国或韩国。为实现这一目标,欧洲不仅规划打造从原材料开采到电池制造的完整供应链,还宣布将注入 18 亿欧元的资金支持,同时简化监管流程,降低企业生产运营的行政成本。这一举措,与中国多年来通过掌控电动汽车全价值链,特别是凭借政府投资推动电池产业发展,进而实现电动汽车技术进步与价格亲民化的策略如出一辙。

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欧洲也在效仿中国的 “抱团发展” 模式。特别是这次比亚迪推进的全民智驾,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欧洲计划成立一个 “欧洲互联与自动驾驶汽车联盟”,通过整合各汽车制造商的资源,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软硬件。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降低技术研发成本,还有望带动整车价格下降,同时增强欧洲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力。

为此,欧洲去年启动了高关税计划,但该计划大多会搁浅,导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立即遭到包括许多本土车企在内的反诉。同时,为了避免高昂的进口关税,比亚迪、奇瑞等中国品牌已在欧洲设厂。欧洲目前已经意识到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是沦为中国汽车品牌的“代工厂”,因此出台了针对中国汽车企业在欧洲投资的新规。中国品牌若想在欧洲设厂,就必须分享技术知识,向欧洲企业转让技术许可和知识产权,以提高欧洲经济的附加值。这一做法类似于40年前中国吸引欧洲汽车品牌投资时要求技术转让的策略,正是这一策略推动了中国汽车技术在过去20年的快速发展。

在促进电动汽车消费方面,欧洲没有选择直接补贴消费者购车,而是从中国借鉴了其他思路。比如,欧洲考虑推出电动汽车社会租赁计划,参考法国此前推出的每月100欧元租赁电动汽车的项目,让更多无力购车的消费者也能使用电动汽车。此外,欧洲还计划对采购电动汽车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具体措施可能会参考葡萄牙、挪威等国,对企业购买电动汽车免征增值税。

欧洲此次推出的汽车产业拯救计划,虽然借鉴了中国的诸多经验,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法国的电动汽车租赁计划就因申请人数过多,仅推行一个多月就被迫暂停。未来,欧洲能否凭借这份 “抄作业” 而来的计划,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逆袭,还需时间检验。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220
03-09
分享
元Pro
3.53
良好

推荐外观可圈可点,样子非常耐看,圆润的外观再加一个外挂备胎,可爱至极。内饰整体都挺好的,但是作为平民级小车却要用白色座椅非常不好打理,不适合懒人裸奔。如果换成元EV的黑色座椅那会非常棒。智能控制语音虽说挺好用但是每次调节空调后导航或者收音机不能恢复全屏,还需要一次指令。空间来说中规中矩,对后排不算太友好,但也算是够用。后备箱空间也是非常满意。对于操控,100Kw电机也是在中低速时随叫随到,标准模式和雪地模式有点冲突。对比自家产品,即使是海豚,也只有顶配才给上的100w电机,元pro全系都给配上。对于10万级的新能源suv来说没有任何对手。哪怕是同价位新能源,也是罕逢敌手。舒适度来说,静音做的不算太好,走起来风燥和胎噪有点大。但对得起这个价格。最满意的外放电功能,郊游露营不在话下。每一次都可以让你成为焦点。

评价车型:元Pro 2021款 401KM 尊贵型

136845332

3.69分
查看800位真实车友评价

我来说两句


表情
发表您的看法…
半价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