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动向1479】韩国50万以上进口车8年来销量首次下滑!

点击展示全部

这里是全网最专业和权威的韩系车和韩国车市系列内容,《韩系动向》第1479期。

去年1亿韩元以上(约合人民币50万元)的高价进口车销量时隔8年再次减少。

据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透露,去年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以上进口车的销量共为6.2520万辆,同比减少20.1%。这是2016年以来高价进口车销量首次同比负增长。在整个进口车市场中,1亿韩元以上车辆所占比重也有所下降。2023年高价进口车占比为28.9%,2024年降至23.7%,减少5.2个百分点。

从各品牌销量来看,宝马销量为24543辆,排名第一,其次是梅赛德斯-奔驰(19529辆)和保时捷(8254辆)。值得一提的是,一辆车价格至少超过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0万元)的豪华品牌宾利的销量从2023年的810辆锐减50.6%,降至2024年的400辆,跌幅最大。

销售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停滞和对法人车实行淡绿色车牌制度。据分析,由于经济低迷,法人和高收入层的购买力减弱,贴绿色车牌带来的心理负担使高档车的使用萎缩。

绿色车牌制度从2024年开始实施。以出厂价为准,必须义务性地安装在8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以上的法人轿车上。该制度的目的是引导业务用法人轿车按用途运营。国土交通部相关人士解释说:“通过贴上区别于普通车牌的浅绿色车牌,引导业务用法人轿车按照用途运营。”

国土交通部解释说,虽然浅绿色车牌制度不会强制限制运行,但其效果是,由于区分分明的车牌颜色,会给私人滥用带来负担。但也有人担心对“淡绿色车牌”车辆本身打上“烙印”。

业界相关人士表示:“淡绿色车牌对高价进口车的销售影响很大。”

也有分析认为,现代汽车的高级品牌捷尼赛思分散了部分高价进口车的需求。这表明韩国品牌竞争力的提高对进口车市场产生了影响。德大教授李浩根分析说:“经济不景气是最大的原因和基本背景。高汇率导致进口车的价格竞争力下降,贴上浅绿色车牌也成为了不愿意购买高价车辆的因素。”

进口车市场的这种低迷是IMF外汇危机后26年来首次连续两年呈现减少趋势,因此备受关注。据KAIDA统计,去年进口轿车新登记数量为26.3288万辆,比前一年(27.1034万辆)减少了2.9%。2023年销量也同比下降4.4%,连续两年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进口车行业正在探索多种战略。通过推出新车活跃市场、加强营销、改善服务质量等,努力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此外,还展开了扩大电动汽车等环保车辆阵容等面向未来的战略。

实际上,奥迪韩国公司公布了2025年在韩国市场投入16款新车的计划,这是自2004年进军韩国市场以来的最高值。奥迪到2023年为止一直是“前三”进口车品牌,但2024年时隔7年国内销量降至1万辆以下(9304辆),销量排名曾降至第七位。

进口车业界相关人士解释说:“经济不景气导致的消费心理萎缩产生了影响,这不是局限于韩国的现象,而是正在走向全球,短期内很难恢复。制造商们为了增加销量,希望看到新车效果。”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15
02-03
分享
发表您的看法…
半价购
分享